北韓官方的「朝鮮中央電視台」3日下午宣布,當天上午試爆一枚氫彈「大獲成功」,而且這枚氫彈可用作洲際彈道飛彈(ICBM)彈頭。北韓官媒《朝中社》3日上午也報導,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日前視察「核武器研究所」,現場檢視一枚據稱可由洲際彈道飛彈搭載的氫彈。3日的試爆發生在上午11時36分,引發生芮氏規模6.3的「人造地震」。
北韓核武器研究所表示,為了讓氫彈能以洲際彈道飛彈搭載,他們引進了新的爆炸威力控制技術與內部結構設計,這次試爆目的就是要測試、驗證兩者的精確度與可靠度。第一代核彈(原子彈)靠核分裂產生爆炸威力,氫彈則是由內部的原子彈引爆後引發核融合反應,威力遠大於原子彈,但設計與製造的難度也較高。
2017年9月,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(中)視察該國「核武器研究所」,現場檢視一枚據稱可由洲際彈道飛彈搭載的氫彈。(AP)
北韓去年1月6日第4度試爆核彈,並聲稱是一枚「氫彈」;不過外界認為爆炸當量太小,研判可能只是一枚「加強型原子彈」。但是3日試爆的這枚核彈,威力顯然超過北韓前5次試爆的核彈,代表其核武技術又有突破性進展。南韓氣象廳分析,從地震規模研判,3日這枚核彈威力為去年9月北韓第5次試爆核彈的9.8倍。
南韓總統文在寅下午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因應危機,出席者包括國務總理李洛淵和外交、統一、國防、行政安全等四部長官,以及國家情報院院長、總統秘書室長、國家安保室長、國家安保室第一和第二次長。因應朝鮮半島最新情勢,蔡英文總統也於3日下午2時在總統府內召集相關部會首長,舉行國家安全會議。
3日這場「地震」持續約8秒,中國與南韓地震機構測定其深度為「0公里」,地震產生的縱波遠強于橫波,是典型的「人造地震」,震央所在的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,也正是北韓歷來進行核彈試爆的地點。以地震規模來看,北韓3日試爆的核彈威力是歷來之最!
北韓近年全力發展核彈與長程彈道飛彈,一方面研發將核彈小型化,一方面提升飛彈的射程與精準度,終極目標就是製造出射程涵蓋美國本土的核子彈頭洲際彈道飛彈(ICBM),對美國形成核子嚇阻力量,確保北韓金氏政權的存續。
北韓最新的「火星」系列洲際彈道飛彈今年7月試射成功,射程已經能威脅美國本土西岸地區。北韓官媒《朝中社》3日更報導,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日前視察「核武器研究所」,聽取匯報,並現場檢視一枚據稱可由洲際彈道飛彈搭載的氫彈。
北韓「火星-14型」洲際彈道飛彈(AP)
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,一再揚言要以強硬手段對付北韓,為平壤帶來「烈火與怒火」(fire and fury)。如今北韓不顧國際社會勸阻,悍然試爆核彈,美方勢必會有更強烈的反應,甚至可能進行軍事行動,攻擊北韓的核子設施。
此外 ,金磚國家(BRICS)領導人第九次峰會3日下午在福建廈門揭幕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發表主題演講,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下令在此時試爆核彈,等於當面讓北京當局難堪。中國與北韓「血盟兄弟」關係是否會大幅惡化,也是各方關注焦點。
美國「詹姆斯馬丁反核武擴散研究中心」(James Martin 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)研究員杜伊茨曼(Michael Duitsman)指出,北韓的企圖心是要與各主要國家平起平坐:「它要求被視為冷戰時期的美國或蘇聯,它不想被當成一個區域強權,它的自我期許是全球強權。」